案例點評:
著作權亦稱版權,是指著作權人對作品所享有的權利,按照作品自動產生著作權主義,著作權產生于作品創(chuàng)作之時,而無需履行 任何手續(xù)。這是大多數(shù)國家奉行的原則,并為《伯爾尼公約》所肯定?!恫疇柲峁s》第3條中規(guī)定,具有本聯(lián)盟成員國國民身份的作者,無論其作品是否已經出 版,都應得到本公約提供的保護。第5條又規(guī)定,享有及行使本公約所指的權利,無需經過任何手續(xù)。我國《著作權法》也采取了同樣的規(guī)定,我國《著作權法》第 2條第三款規(guī)定:中國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作品,不論是否發(fā)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因為我國實行著作權的自動保護原則,因此該作品的創(chuàng)作者即使 未經過任何登記手續(xù),只要能證明其為真正的創(chuàng)作者,便應依法保護其權利。我國《商標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五條中有關保護在先權利的內容,包括對著作權的保 護,也即當事人未經許可擅自將他人的創(chuàng)作作品進行商標注冊,是有違對著作權乃至商標權的保護原則的,這是法律所不容許的。本案的“鐵臂阿童木”形象可謂家 喻戶曉,它是日本動畫片的主人公形象,其著作權歸屬已很明確,被異議人的注冊行為顯然是侵犯異議人合法在先權利的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是《商標法》及《商 標法實施細則》所禁止的。
本案基本情況:
江蘇某廠于1992年2月9日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申請 在第30類糖果、可可等商品上注冊阿童木圖形商標(見圖)。經商標局審查,初步審定阿童木圖形商標,并在第377期《商標公告》上發(fā)布初步審定公告。在該 商標異議期內,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代理日本株式會社手制作,對該圖形商標提出了異議,被異議人按期進行了答辨。
被異議商標:
異議人理由:
被異議商標侵犯了其版權,其公司的“阿童木”動畫人物的形象已為許多國家,包括中國所熟知,按照《伯爾尼公約》,其版權理應受到保護。 被異議人答辯理由:
其商標是自行設計的,且異議人商標并未在我國申請注冊,所以該商標應當獲準注冊。
異議裁定:
根據(jù)當事人陳述的事實和理由以及提供的證據(jù),商標局進行了裁定。商標局認為,異議人的“阿童木”動畫形象雖未在中國注 冊,但是由該公司五十年代設計的這部動畫故事,自從在中國放映后,便為廣大消費者所知曉。被異議人商標中的小太空人,無論從形象和動作都和動畫片中的“阿 童護’相似。效國已加入保護版權的《伯爾尼公約》,對他人合法的在先版權應加以保護。放異議人所提異議成立。根據(jù)《商標法》第十九條規(guī)定,經初步審定的第 四用四號阿童木圖形商標不予核準注冊。
申請創(chuàng)業(yè)報道,分享創(chuàng)業(yè)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chuàng)業(yè)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