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創(chuàng)業(yè)頭條
  2. 前沿領域
  3. 人工智能
  4. 正文

AI是把雙刃劍,關鍵在于我們想要它成為什么樣?

 2018-08-17 09:20  來源:A5專欄  我來投稿 撤稿糾錯

  阿里云優(yōu)惠券 先領券再下單

文/陳劍鋒

相信很多人幻想過與《我的機器人女友》中男主與機器人女友共患難、相濡以沫、恩愛到永遠的劇情。不過這種燒腦的劇情在現實看來終究也只能發(fā)生在影視劇中,回歸現實生活,無論是情感還是綱常倫理,大眾潛意識里仍舊無法接受這種狗血的關系。

不過AI的迅速崛起或許讓我們相信這種原本燒腦的劇情總有一天會發(fā)生,畢竟人類已經誕生了第一個獲得合法公民身份的機器人“索菲亞”,這擱在20年前是絕對會是很扯淡的事情。

人工智能正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捷與高效,“刷臉”進站、“刷臉”支付、“刷臉”簽到、“刷臉”登記......人臉識別正在讓我們告別傳統(tǒng)繁瑣的流程和手續(xù)而變得更加智能化。但另一方面我們要清楚的是人工智能在給我們帶來這些便捷和高效的同時,其變相所產生對我們的危害也是不能忽視的。

AI是把雙刃劍,關鍵在于我們想要它成為什么樣?

人工智能是建立在大量數據深度學習的基礎上才得以發(fā)揮其巨大價值的,也就是說AI以什么樣的形態(tài)和價值展現在我們面前,完全取決于其吸收了數據的量和質來決定的,比如是像電影《寶萊塢機器人之戀》中的殺人狂魔,還是像電影《我的機器人女友》中的與人善良。

人工智能的持續(xù)進步和廣泛應用帶來的好處是巨大的,我們不能否認AI的能力和其創(chuàng)造的價值,而為了讓它真正有益于社會,同樣我們不能忽視對人工智能的價值引導、倫理調節(jié)以及風險規(guī)制。

數據的處理、分析、應用很多都是由算法來實現的,越來越多的決策正被算法所取代。而算法決策更多的情況下是用過去的數據來預測未來的趨勢,算法的模型和數據輸入決定著預測的結果。也就是說如果丟給機器的樣本是良性的那么它最后肯定是善的;而如果丟給機器人是惡性的那么它最后也肯定是惡的。

諸如曾經的微軟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Tay上線,在與網民互動過程中,很短時間內就“誤入歧途”,集性別歧視、種族歧視于一身,最終微軟不得不讓它“下崗”。在舉一個不確切的例子,互聯(lián)網服務商通過數據采集和機器學習來對用戶的特征、偏好等“畫像”進而提供一些個性化的服務和推薦等,表面上來看有利于供需雙方的一種互動,但實際上這對于消費者來說是不平等的。因為數據實際上成為被企業(yè)壟斷的資源,又是驅動經濟的要素。如果商家只從自身利益出發(fā),就難免會對個人數據過度使用或者不恰當披露。

AI本身是無用的,關鍵在于人類賦予其生命

從某種意義來說,AI本身是無用的,關鍵是人類賦予其生命,才讓其有了更大的價值體現,簡單來說AI就是一種工具,只不過是我們硬要去賦予它我們認為它應該有的能力和作用,其實沒有任何意識可言的。

譬如日前李開復在時隔26年重返TED演講臺中講到:“愛使我們有別于人工智能。無論科幻電影是如何描述的,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各位,人工智能程序沒有愛的能力。阿法狗或許能在圍棋比賽中擊敗世界冠軍,但它無法從勝利中感受到喜悅,也不會在勝利后產生擁抱心所愛之人的渴望。”與人工智能相比,人類勝在有創(chuàng)造力和同情心。

如果真正哪一天人工智能有了思維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毋庸置疑一定是人類的災難。AI的如何發(fā)展即未來AI是協(xié)助我們完成重復性工作,讓我們釋放雙手從事更多的創(chuàng)造性工作,還是把AI推向我們的對立面,很大一部分原因取決于我們想要AI成為什么樣的。

其實AI在現如今我們還沒有相關的規(guī)則和底線去限制的,這也主要取決于現階段對AI還無法真正的了解和掌控,雖然現在在AI上人類有了眾多驚艷的項目和奇跡,但對于AI真正的空間來說仍然是底層階段,所以這也是導致AI威脅論傳播的關鍵。

盡管如此,如果我們能夠在基礎的倫理、價值觀、法律、道德上對AI形成一個初步的引導,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策略。比如構建算法治理的內外部約束機制,將人類社會的法律、道德等規(guī)范和價值嵌入人工智能系統(tǒng);在人工智能研發(fā)中貫徹倫理原則,促使研發(fā)人員遵守基本的倫理準則;對算法進行必要的監(jiān)管,提升算法自身的代碼透明性和算法決策的透明性;針對算法決策和歧視以及造成的人身財產損害,提供法律救濟。

【陳劍鋒,科技自媒體人,長期關注AI和IoT等前沿科技,微信公眾號:劍鋒撩科技(cjftmt)】

申請創(chuàng)業(yè)報道,分享創(chuàng)業(yè)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chuàng)業(yè)新機遇!

相關標簽
ai技術
ai智能

相關文章

  • 百川智能高管集體跑路!王小川的醫(yī)療AI還能贏嗎?

    “AI大模型六小虎”百川智能危機重重。這是前搜狗CEO王小川創(chuàng)辦的AI公司。昨天就爆出新聞,百川智能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離職,這是王小川入局AI的第一道大坎。接下的成敗非常關鍵:(1)拿下河北(2)學習科大訊飛百川智能離職高端概覽:(1)2025年7月10日,百川智能技術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謝劍將離職。他是百川只能的

  • 百度智能云PaddleOCR 3.1正式發(fā)布:關鍵能力支持MCP

    百度AI團隊今日正式推出PaddleOCR3.1版本,以突破性的多語言組合識別(MultilingualCompositionPerception,MCP)技術為核心,徹底重構復雜文檔處理邊界。此次升級標志著OCR領域首次實現對同一文檔內任意混合語言文本的精準識別,為全球化企業(yè)、跨境業(yè)務及多元文化場

    標簽:
    ai智能
    ai技術
  • 宇樹科技加速沖刺科創(chuàng)板IPO,人形機器人龍頭估值飆至120億元

    “宇樹已形成硬件、算法、場景聯(lián)動的業(yè)務飛輪,自研率超95%的技術壁壘讓其成為全球機器人賽道不可忽視的中國力量?!笔壮藤Y本管理合伙人朱方文在追加投資時如是評價。7月7日,據每日經濟新聞從宇樹科技投資方處獲悉,國內人形機器人領軍企業(yè)宇樹科技(UnitreeRobotics)已明確計劃于科創(chuàng)板IPO,預計

    標簽:
    宇樹科技
  • OpenAI推出GPT-5:AI大統(tǒng)一時代的到來?

    推理與多模態(tài)的終極融合,將徹底終結用戶在不同模型間切換的煩惱。7月7日,OpenAI正式確認將在今年夏季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模型GPT-5。這一突破性產品將整合現有的多個強大模型,特別是融合專注推理能力的“O系列”與具備多模態(tài)功能的“GPT系列”,為用戶提供前所未有的統(tǒng)一體驗。OpenAI開發(fā)者體驗負

    標簽:
    chatgpt

編輯推薦